双11购物节防诈骗指南:警方紧急提示,守护你的钱包安全!365


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节即将到来,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让人眼花缭乱,不少消费者摩拳擦掌准备“血拼”。然而,巨大的消费市场也吸引了不法分子的目光,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伺机盗取消费者的钱财。为了保障大家的财产安全,警方在此发布紧急提示,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,理性消费,避免落入诈骗陷阱。

一、虚假促销、低价陷阱: 双11期间,许多商家会打出“低价”、“秒杀”、“清仓”等诱人广告,吸引消费者下单。然而,部分商家利用虚假促销信息进行诈骗,例如:商品价格虚高,所谓的“折扣”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优惠;商品质量远低于宣传,甚至为假冒伪劣产品;商家故意延迟发货或拒不发货,卷款逃逸。 消费者在遇到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时,应仔细甄别,避免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。建议多浏览不同平台,对比商品价格,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进行购买。

二、钓鱼网站、虚假链接: 不法分子会伪造购物网站或仿冒电商平台的链接,诱导消费者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户等重要资料,从而盗取钱财。这些钓鱼网站往往与正规网站极为相似,稍不留神便会中招。因此,消费者在点击购物链接时务必谨慎,确认网站域名是否正确,不要轻易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,更不要随意输入个人敏感信息。

三、预付定金、退款诈骗: 部分不法分子以预付定金为名义实施诈骗,例如:承诺高额返利、赠送礼品等,诱导消费者支付定金;之后以各种理由拖延或拒不退款,最终卷款消失。 消费者在参与需要预付定金的活动时,要仔细阅读商家规则,选择信誉良好、口碑较好的商家,并且保留好支付凭证和相关证据。

四、红包返现、优惠券诈骗: 双11期间,各种红包、优惠券满天飞,但也隐藏着不少陷阱。不法分子会通过伪造红包、优惠券等方式,诱导消费者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,从而窃取个人信息和资金。 消费者要警惕来路不明的红包和优惠券,不要轻易点击未知链接,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。 如有疑问,可向电商平台官方客服咨询确认。

五、直播带货陷阱: 直播带货成为近年来双11购物节的新兴模式,但也存在诸多风险。一些主播为了追求销量,会夸大商品功效,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。消费者在观看直播带货时,要理性看待主播的宣传,不要盲目跟风购买,要仔细查看商品详情页,了解商品信息,避免冲动消费。

六、社交媒体诈骗: 不法分子也利用微信、QQ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诈骗,例如:通过朋友圈、私信等方式发布虚假促销信息,或者以朋友或熟人的名义进行诈骗。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遇到优惠信息时,务必保持警惕,仔细核实信息来源,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。

七、快递诈骗: 双11期间,快递包裹数量激增,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。例如:冒充快递员进行诈骗,谎称包裹丢失需要退款,诱导消费者提供银行卡信息;或者利用虚假快递单号,追踪包裹信息,从而实施诈骗。消费者收到快递时,要仔细检查包裹是否完好,核实快递员身份,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。

警方提醒:

1. 选择正规的电商平台进行购物,避免在不知名的小网站或APP上购物;

2. 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,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户等重要资料;

3. 保留好购物凭证和相关证据,以便日后维权;

4. 遇到可疑情况,及时报警求助;

5. 理性消费,避免冲动购物,量力而行;

6. 增强防范意识,提高自身安全防范能力。

双11购物节虽然是一场购物盛宴,但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,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安全。希望以上警方紧急提示能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安全、愉快的双11! 让我们一起理性购物,安全消费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购物环境!

2025-05-13


上一篇:酒店大模型:赋能酒店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未来

下一篇:大模型的黑暗面:技术伦理与潜在风险深度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