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小班疫情防控主题活动教案:趣味学习,快乐预防156


[疫情提示语小班教案]

新冠疫情虽然逐渐消退,但疫情防控意识仍不可放松,尤其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,更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疫情防控意识。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,帮助小班幼儿理解疫情防控知识,掌握简单的防疫措施,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
一、 活动目标:

1. 了解简单的疫情防控知识,知道病毒传播的途径。(例如:咳嗽、打喷嚏会传播病毒)

2. 掌握基本的防疫措施,如勤洗手、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。(根据实际情况调整,小班幼儿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社交距离的概念,可着重于不与他人过于靠近)

3.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如饭前便后洗手,不乱摸眼睛鼻子嘴巴。

4.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疫情防控相关知识。

5.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。

二、 活动准备:

1. 教具:卡通人物图片(戴口罩和不戴口罩的对比)、洗手步骤图、彩笔、画纸、肥皂、毛巾、洗手盆、多媒体设备(可选)。

2. 图片和视频:关于勤洗手、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的图片或简短视频,内容应生动形象,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。可以选择一些可爱的卡通形象进行讲解。

3. 歌曲或儿歌:关于洗手、健康的小儿歌或歌曲,节奏欢快,朗朗上口。

三、 活动过程:

(一) 导入部分(5分钟)

教师播放一段轻快的歌曲,带领幼儿做简单的律动,活跃课堂气氛。然后,教师出示卡通人物图片(一个戴口罩,一个不戴口罩),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:“这两个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?” 引导幼儿说出戴口罩的重要性,并简单解释戴口罩可以预防病毒感染。

(二) 展开部分(20分钟)

1. 讲述故事/观看视频:选择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或视频,生动形象地讲解病毒传播的途径以及预防措施。例如,讲述一个关于“病毒和小朋友”的故事,故事中可以将病毒拟人化,让小朋友更容易理解。视频可以选择一些动画形式,吸引幼儿的注意力。

2. 学习洗手歌谣/儿歌:教师教幼儿学习洗手歌谣或儿歌,并引导幼儿跟着一起唱,加深对洗手步骤的印象。例如:“七步洗手法”歌谣,配合图片演示更有效。

3. 实际操作: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际的洗手操作,讲解正确的洗手步骤,并强调要搓洗手指缝、指甲缝等细节。 可以分组进行,教师进行指导。

4. 绘画活动:发放画纸和彩笔,让幼儿绘画他们理解的“健康小卫士”或“战胜病毒”的主题图画,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
(三) 结束部分(5分钟)

教师总结本次活动,再次强调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以及洗手、戴口罩等重要措施。教师可与幼儿一起朗诵简单的口诀,例如“勤洗手,戴口罩,身体棒棒,不生病”。最后,教师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,巩固学习效果。

四、 活动延伸:

1. 家长配合:家长在家中继续引导幼儿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并进行相关的亲子互动游戏,例如一起洗手、一起唱洗手歌谣等。

2. 环境创设:在教室里设置一些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主题墙饰,例如洗手步骤图、戴口罩的正确方法图示等,以增强幼儿的印象。

3. 游戏活动:设计一些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游戏,例如“捉病毒”、“我是健康小卫士”等,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知识。

五、 活动评价:

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、学习态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评价活动效果。可以采用观察记录、幼儿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。如果幼儿能够正确地进行洗手,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防疫措施,并且能够积极参与活动,就说明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本教案只是一个参考,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,选择更适合本班幼儿的教学方法和内容,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。记住,寓教于乐是关键,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,才能更好地掌握疫情防控知识,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
2025-04-08


上一篇:3050大模型:技术架构、应用前景及挑战

下一篇:大模型训练:显卡的挑战与未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