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疫期间守护餐桌安全:10个饮食要点助您健康度过336


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,除了做好个人防护,保障饮食安全也至关重要。病毒虽然不会直接通过食物传播,但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问题却可能削弱我们的免疫力,增加感染风险,甚至引发其他疾病。因此,在防疫期间,更要重视饮食安全,守护好我们的餐桌健康。

一、食材选择与处理:

1. 优先选择新鲜食材: 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,能够增强免疫力。购买食材时,选择新鲜、无损伤、无异味的,并注意查看保质期。尽量避免购买过多的食材,以减少浪费和储存风险。

2. 正确清洗食材: 蔬菜水果表面可能残留农药、细菌等有害物质。购买回家后,应彻底清洗干净。建议用流水冲洗至少1分钟,必要时可使用蔬果清洗剂,并用清水冲洗干净。对于叶类蔬菜,可以浸泡在清水中10-15分钟。

3. 生熟分开: 这是预防交叉污染的关键。准备食物时,要使用不同的案板、刀具分别处理生食和熟食。避免生食接触熟食,防止细菌、病毒等有害物质污染熟食。

4. 彻底加热: 烹饪食物时,要确保食物完全加热至中心温度达到70℃以上,才能有效杀死大部分细菌和病毒。尤其注意肉类、禽类和水产品,必须彻底煮熟。

二、食物储存与保存:

5. 冷藏保存: 易腐败变质的食物,如肉类、水产品、奶制品等,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,并保持冰箱清洁卫生。冷藏温度应保持在4℃以下。剩余的熟食也应尽快冷藏,并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。

6. 避免交叉污染: 冰箱内不同食物应分类存放,避免交叉污染。生食应放在下层,熟食放在上层,防止生食中的细菌滴落污染熟食。

7. 合理解冻: 冷冻食品应在冰箱内缓慢解冻,避免室温解冻,防止细菌滋生。解冻后的食物应尽快烹调食用,不要反复冷冻。

三、饮食习惯与卫生:

8. 勤洗手: 准备食物、就餐前后都要用流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,以去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。

9. 避免食用生食或半生不熟的食物: 生食或半生不熟的食物可能含有细菌、病毒等有害物质,应避免食用。尤其要警惕生吃海鲜、贝类等高风险食物。

10. 均衡营养: 防疫期间,更要注重均衡营养,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物质,以增强免疫力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、粗粮、豆类等,减少油腻、高糖、高盐食物的摄入。

四、外卖食品安全注意事项:

在疫情期间,许多人选择点外卖。点外卖时,应选择信誉好、卫生条件好的商家,仔细查看商家评价和食品安全相关信息。收到外卖后,应尽快食用,不要长时间放置。尽量选择密封包装好的食品,避免食物暴露在空气中。

五、特殊人群的饮食关注:

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等特殊人群免疫力相对较弱,更需要关注饮食安全。建议为他们选择易消化、营养丰富的食物,并确保食物新鲜卫生。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食品的软硬度和温度,避免食物呛咳。

总之,防疫期间的饮食安全不容忽视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掌握正确的食品处理和储存方法,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,保障全家健康。如有任何食物中毒症状,请及时就医。

2025-09-21


下一篇:高速公路安全驾驶技巧:10个提示语助你安全出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