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心“ai配音”诈骗!识别骗局,保护钱财169


近年来,随着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飞速发展,AI配音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配音的便利性,实施电话诈骗,给民众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。

什么是“ai配音”诈骗?

“ai配音”诈骗是指犯罪分子利用AI技术伪造语音,冒充公检法等部门工作人员,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,以涉嫌犯罪、交通事故等理由进行诈骗。

“ai配音”诈骗的运作手法:

1. 获取受害人信息:骗子通常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姓名、身份证号码、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。
2.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:骗子利用AI配音技术伪造公检法工作人员的语音,拨打受害人电话。
3. 制造恐慌气氛:骗子编造各种虚假理由,如涉嫌洗钱、贩毒、交通事故等,制造恐慌气氛,让受害人产生惧怕心理。
4. 诱导转账:骗子以配合调查、缴纳保证金等名义,诱导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汇款。
5. 销声匿迹:一旦受害人转账汇款,骗子便会销声匿迹,再也无法联系上。

识别“ai配音”诈骗的要素:

1. 疑似公检法部门来电:真正的公检法部门不会通过电话联系当事人要求汇款。
2. 语音不自然:AI配音软件生成的语音通常会带有机械感或停顿不流畅等特征。
3. 提供陌生账户:骗子提供的汇款账户一般都是陌生账户或虚假账户。
4. 制造紧急感:骗子往往会营造极具压迫感的氛围,催促受害人迅速转账。
5. 要求保密:骗子会要求受害人对通话内容保密,防止其向他人求证。

如何预防“ai配音”诈骗:

1. 提高警惕:接到自称公检法部门的来电时,保持冷静,切勿轻信。
2. 核实身份:要求对方报出姓名、警号等身份信息,并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核实。
3. 拒绝转账:公检法部门绝不会要求当事人通过电话转账。
4. 保留证据:收集诈骗电话录音、短信等证据,以便报案时提供。
5. 及时报案:一旦发现被骗,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总结:

“ai配音”诈骗是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段,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。广大群众应提高警惕,掌握识别诈骗的要素,防止上当受骗。若不幸遭遇诈骗,应及时报案,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,追回被骗资金。

2024-12-21


上一篇:AI 软件操作教程:一步步掌握人工智能工具

下一篇:百度 AI 改写:赋能内容创作,提升效率